蔡鎤銘/中共採取積極貨幣政策 實現經濟目標仍有難度

我們想讓你知道…2024年,中國政府在人代會上確定了經濟增長目標,並針對各個領域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但筆者認為中國實現經濟目標的前景仍存在著不確定性。

▲ 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經濟成長長率和物價等主要指標的目標大多與去年相同。(圖/翻攝 新華社)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14期第2次會議於2024年3月5日至3月11日舉行,面對嚴峻的經濟環境,明確了經濟成長目標,將實際GDP成長率定為5.0%左右,與前一年相同,總體上缺乏新意。然而,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經濟成長長率和物價等主要指標的目標大多與去年相同,政府當局首先希望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維持眼前的經濟穩定,在審慎監管經濟走勢的同時,根據形勢靈活調整政策。此外,在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內容中,除了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吸引外資企業投資等2024年的經濟運營之外,還可以看出政府當局在考慮中長期的政策立場。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評析政府的政策與挑戰所在。

經濟目標與挑戰

2024年的經濟目標主要包括實際GDP成長率目標為5.0%左右,這與前一年相同。這一目標的重申表明政府對經濟成長的期望和努力。然而,中國經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其中包括人口減少和房地產蕭條等結構性問題。人口減少將對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產生影響,而長期的房地產蕭條則導致了需求不足和整體經濟的疲弱態勢。這些挑戰使得實現穩定成長的目標更加困難,需要政府通過積極的政策來應對。

▲ 長期的房地產蕭條,導致了需求不足和整體經濟疲弱。(圖/路透)

積極的財政政策

政府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成長,其中包括將財政赤字佔GDP比例維持在3.0%的水平。為彌補財政赤字和支持國家重要項目,政府決定在2024年發行1萬億元的特別國債。這些特別國債的主要用途是支持國家重要項目的建設和提升國家安全能力。這些項目可能涉及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綠色能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對於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政府可以籌集資金來實現這些重要目標,同時維持財政穩健和經濟成長的平衡。這也顯示政府在面對挑戰時採取了有力的舉措,以保障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成長。

溫和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在經濟成長和物價水平目標上與緊密相關。通常情況下,貨幣政策旨在平衡經濟成長和通膨壓力之間的關係,以確保通膨率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同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預計物價水平上升約2.3%,這一預測反映了政府對通膨情況的合理預期,也顯示貨幣政策在控制通膨方面的有效性。溫和的貨幣政策通常意味著央行採取措施來維持貨幣供應和信貸水準的適度增長,以支持經濟的正常運行,同時防止通貨膨脹過快。

▲ 溫和的貨幣政策,通常意味著防止通貨膨脹過快。(圖/CFP)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政府活動報告的重點

2024年政府的主要工作重心包括經濟穩定和現代化產業建設。經濟穩定是政府在經濟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的首要目標,這包括通過財政、貨幣和產業政策來維護經濟成長、穩定就業和保持物價水平合理穩定。同時,政府還著重於現代化產業建設,這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成長的重要途徑。為此,政府積極吸引外資企業投資,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促進經濟的長期穩定成長,還有利於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不動產市場挑戰

房地產市場的困難主要源於多方面因素,包括供求失衡、價格過高、投資過度等。政府提出改善政策,例如通過控制土地供應、調整房地產開發政策等,以緩解市場壓力。然而,這些政策可能僅僅是暫時性的應急措施,缺乏根本性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的措施。為了實現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政府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市場狀況,採取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的政策,從土地供應、房屋建設、金融監管等方面入手,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結構調整和健康發展。

▲ 為了實現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政府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市場狀況,採取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的政策。(圖/CFP)

就業和失業率問題

就業目標設定為城市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這一目標體現了政府積極應對就業挑戰的決心和行動。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可以通過促進經濟成長、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等方式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政府還需要採取措施應對年輕人就業困難,這可能包括加強職業培訓、推動創業創新、提供更多的就業支持和優惠政策等。通過這些舉措,政府可以有效地促進就業成長,減少失業率,實現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外資企業投資挑戰

中國政府提出吸引外資企業的政策,但外資投資量下降可能源於多重因素。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包括貿易戰、地緣政治風險等,使得外資企業在考慮投資中國時更加謹慎。此外,中國市場的競爭壓力和經營環境的變化也可能影響了外資企業的投資決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政府應該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簡化行政程序、提高市場透明度等方式來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資企業投資。

▲ 中國政府提出吸引外資企業的政策,但外資投資量下降可能源於多重因素。(圖/CFP)

政府機構和政策修訂

中國政府一直強調黨的領導,將政府的政策決定權集中在共產黨手中。這種體制安排旨在確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執行力度,從而更好地推動國家發展和改革進程。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強對金融政策的指導和監督,這是為了應對金融風險和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健康發展。通過這些舉措,中國政府致力於加強國家治理能力,提高政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實現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

2024年,中國政府在人代會上確定了經濟增長目標,並針對各個領域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然而,筆者對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能力持觀望態度。雖然政府已採取了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但人口減少、房地產市場困境等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對經濟成長構成了挑戰。此外,外部因素如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等也可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影響。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實現經濟目標的前景仍存在著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觀察和分析。

▲ 中國實現經濟目標的前景仍存在著不確定性。(圖/CFP)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鎤銘

蔡鎤銘 蔡鎤銘

曾獲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大學組金獎指導教授、第二屆行政院終身學習楷模。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