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的「微妙提醒」? 印度派遣軍艦駛入馬尼拉港

我們想讓你知道…印度海軍的全球雄心旨在通過強大的海軍實力,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並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加積極的角色,推動國際和平與安全。

▲ 印度海軍艦艇於5月19日至22日抵達馬尼拉港,進行為期四天的友好訪問。(示意圖/翻攝自DCNS官網)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就在賴清德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的5月20日,印度的軍艦駛入馬尼拉港,這是印度近期一系列展示其海軍實力的重要行動之一。參與此次訪問的包括導彈驅逐艦、護衛艦和後勤支援艦等多艘軍艦,這些艦艇裝備先進,代表了印度海軍現代化的最新成果,展現出印度在海上作戰和支援方面的強大能力。

此次訪問旨在展示印度海軍實力,並彰顯其區域安全角色,同時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以應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活動。這一舉動意在向北京發出信號,表明印度不會退讓,並願意與其他受影響國家合作。

印度派遣軍艦在南中國海一帶的舉動被視為對北京的「微妙提醒」,儘管這些軍艦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強烈反應」,但新德里觀察家告訴《亞洲週刊》該地區「張開雙臂」歡迎印度的存在。未來,印度海軍將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地區進行更多軍事演習和港口訪問,以加強合作,鞏固海軍實力,並在與中國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 印度派遣軍艦在南中國海一帶的舉動被視為對北京的「微妙提醒」。(圖/翻攝印度海軍官網)

除此,印度海軍發言人維韋克.馬德瓦爾指揮官表示,印度導彈驅逐艦「德里」號、艦隊油輪「夏克提」號和反潛艦「基爾丹」號於5月6日抵達新加坡,以加強「友誼與合作」。

隨後,「基爾丹」號於5月12日駛向越南金蘭灣(Vịnh Cam Ranh),與越南海軍進行交流和聯合海上演習。同一天,「德里」號和「夏克提」號抵達馬來西亞哥打京那巴魯港(kota kinabalu),參加海上演習。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印度海軍目前的武力水平

印度艦隊的規模僅約為中國(按艦艇數量計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的一部分,印度海軍擁有約150艘各類艦艇和潛艇,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兩棲艦艇以及多用途巡邏艦,彰顯其在海軍現代化方面的持續努力,以因應來自周邊地區日益增長的威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海軍力量擴張。

印度擁有INS Vikramaditya等航空母艦,並正在建造首艘國產航空母艦INS Vikrant,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服役,顯著提升其在印度洋地區的航空作戰能力。

在驅逐艦和護衛艦方面,印度海軍擁有多艘先進的戰艦,如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和什瓦利克級護衛艦,裝備現代化的導彈系統、雷達和電子戰設備,能夠執行多種作戰任務。

▲ 印度第二艘「鮋魚級」潛艇於2017年初下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潛艇方面,印度海軍擁有多艘現代化潛艇,包括鮋魚級潛艦(Scorpene class submarine),並正在發展核潛艇力量以增強戰略威懾能力。

此外,印度海軍有超過50艘艦艇和潛艇正在建造中,由國內造船廠建造,如科欽造船廠有限公司(CSL)、馬扎岡造船有限公司(MDL)和果阿造船廠有限公司(GSL),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印度海軍的整體戰鬥力,也促進了國內造船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

印度海軍現代化計劃

印度海軍積極推進多個重要的造船項目,以增強艦隊戰鬥力和作戰能力,涵蓋各種類型的艦艇,從導彈驅逐艦到護衛艦和潛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海軍的航空母艦計劃。正在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INS Vikrant將成為印度造船業的標誌性成就,提升海軍航空力量。

此外,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建造項目也在進行中,裝備先進導彈系統和雷達,增強防空和反潛能力。

另一重要項目是潛艇建造計劃,包括Scorpene級潛艇和核潛艇,提升海軍隱蔽性和打擊能力。印度海軍與私營部門合作,加速項目進度,推動國內造船業發展。這些項目標誌著印度海軍現代化和技術進步,將增強其在區域安全和海上影響力中的地位。

▲ 印度新一代自製柴電潛艇首艦「卡爾菲利」(INS Kalvari)號。(圖/翻攝自印度海軍官網)

海軍實力提升策略

印度海軍正在通過多項措施提升其戰鬥力和作戰能力。首先,透過本土造船計劃增加國內艦艇數量和質量,是印度的重要策略之一,這不僅提高了國防工業能力,也減少了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此外,印度從國外引進部分艦艇以填補國內生產的空缺,例如,從俄羅斯引進了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和塔爾瓦級驅逐艦,這些艦艇增強了印度的遠洋作戰能力

印度海軍對現有艦艇進行中期升級,包括更新武器系統和通信技術,以提高其應對現代戰場挑戰的能力。

最後,印度海軍積極參與國際水域活動,為維護國際海上秩序和保護航運安全做出貢獻,展示了印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海洋國家的角色。

印度的全球海軍雄心

印度海軍正積極追求成為一支全球性海軍的願景,這反映了印度政府和國防部對於海上戰略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規劃的深刻思考。海軍從「數量」轉向「能力」的概念轉變,強調提升自身的戰鬥能力和作戰效能,體現了對於海軍現代化和尖端技術的投資。

印度海軍將自己定位為全球參與者和崛起的全球強國,積極參與國際反海盜行動、海上人道主義任務和聯合軍事演習,並與其他國家的海軍建立合作關係,以應對全球性的安全挑戰。

▲ 印度海軍將自己定位為全球參與者和崛起的全球強國。(圖/翻攝自Facebook/Indian MARCOS(Marine Commandos))

海軍力量在實現全球影響力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了在國家安全和防禦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外,還通過海上力量投射、海上監視和保護國際航運等方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印度海軍的全球雄心旨在通過強大的海軍實力,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並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加積極的角色,推動國際和平與安全。

印度與斯里蘭卡的合作

近年來,印度與斯里蘭卡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特別是在商業領域。雙方已經簽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商業協議,涵蓋了能源、海事物流等多個領域。這些協議不僅有助於滿足斯里蘭卡的基礎建設需求,還可以促進印度企業在斯里蘭卡市場上的投資和發展,為兩國帶來雙贏的局面。

其中一個最引人矚目的合作案例是印度公司與斯里蘭卡政府就斯里蘭卡馬塔拉.拉賈帕克薩國際機場(Mattala Rajapaksa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MRIA)的管理權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印度與俄羅斯的聯合企業將獲得MRIA的管理權,這一舉措被視為印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得的重要優勢。通過管理MRIA,印度不僅可以擴大其在斯里蘭卡的影響力,還可以阻止中國擴大在斯里蘭卡的影響力,從而在印度洋地區維護自身的戰略利益。

▲ 印度與俄羅斯的聯合企業將獲得馬塔拉國際機場的管理權,這一舉措被視為印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得的重要優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印度海軍在馬尼拉港的展示

印度海軍最近在馬尼拉港的行動展示了其實力,並體現了印度推動區域安全和國際穩定的決心。新德里智庫「觀察研究基金會」海事政策計畫主任辛格表示,這類海軍部署微妙地提醒北京遵守國際準則和海事法,並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北京行為的關注。辛格強調,印度派軍艦到南海不是針對北京,而是為了加強海上安全,促進印太地區和平穩定,這與印度的「東進」戰略相符。

此次行動確立了印度在區域事務中的積極角色,並表明其不會在海洋事務上退縮。印度積極參與反海盜行動和多國聯合巡邏,維護印度洋等重要航運通道的安全,這些舉措增強了印度的國際影響力和認可度,同時加強了其在印度洋地區的地位。

然而,印度與中國在南海等地區的競爭可能加劇衝突。有觀點認為,印度海軍駛向馬尼拉港是否配合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在南海爭端中扮演角色,仍有待觀察。雖然印度海軍的積極參與有助於維護區域穩定,但如何與中國等國平衡利益並保持和平共處,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挑戰。

▲ 印度與中國在南海等地區的競爭可能加劇衝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鎤銘

蔡鎤銘 蔡鎤銘

曾獲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大學組金獎指導教授、第二屆行政院終身學習楷模。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