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近日投書《紐約時報》,引起許多討論。(圖/翻攝自龍應台FB)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投書美國紐約時報,標題為「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簡單翻譯就是台灣的喪鐘快要敲了)。
龍應台通篇論點有三。其一,川普上台之後不願意支持烏克蘭,所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將成為台灣的未來。其二,一個非正式的大學生民調顯示,台灣的年輕人不願意保衛台灣。其三,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把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而賴總統這種採取衝突而非合作的對中政策會讓台灣更爲危險。
是此,龍應台的結論是:台灣現在很危險,如果我們要保護我們的民主社會,我們就不能單一的仰賴美國的非正式安全保護,因為川普會跟習近平交易進而賣掉台灣。
筆者在美國教授國際關係多年,長年觀察國際政治的走向,更經常接受各國媒體訪問解析美國對台與對中政策。在筆者的眼中,龍應台的說法根本就是謬論三連發,是一種不顧國際現實想要製造台灣民眾恐慌與疑美論的惡意論述。
針對龍應台三個論點 進行本質性反駁
首先,龍應台提出了「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老掉牙的說法,不外乎就是因為川普上台後在烏俄戰爭中採取單邊斡旋的方式,一邊跟俄羅斯,一邊跟烏克蘭單獨討論,並且放話不願意繼續軍援烏克蘭。
但龍應台卻沒有說,川普在執行這個兩手政策的時候,其主要的原因是要去執行美國優先政策。換言之,川普認為要繼續支持烏克蘭的前提,是美國可以在烏克蘭取得重要的稀土資源,以此支持美國工業與技術。過去無條件的對烏克蘭付出,並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因為烏俄戰爭威脅到的是歐洲國家的安全,並不是美國。
所以美國不應該為了當一個「善意的霸權」而無條件的付出,禮尚往來才是川普希望看到的國際關係。講白了,等到礦業協定簽署之後,美國可能會大幅度的轉變到烏克蘭的立場來保護烏克蘭,這不也就是台灣想取得的態勢嗎?不要簡化美國在烏俄戰爭中的角色,以及以美國優先為基礎所制定的美國外交政策,這樣才能了解川普外交政策的真實樣貌。
目前川普政府內部也透露出很多機密文件,強調美國嚇阻中國的決心。台灣在美國第一島鏈上,基本上就是美國抗中的第一線;如果美國想要維持自己的霸權,就沒有放棄台灣的可能性。
再者,龍應台說台灣的年輕人不願意保衛台灣,多數人面對台海戰爭的時候會選擇投降。但龍應台不知道的是,學術研究早就發現年輕人的自我防衛意願較低,這本來就是世界的常態,並不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來自中國的挑戰,或是美國可不可信這個問題,所以台灣的年輕人才不願意保衛台灣。
我國政府更持續的在宣導保家衛國的重要性,只可惜藍白陣營在立法院大刪國防部的宣傳費,試圖根本性的擴大年輕人不願意保衛國家的趨勢。一般來說,非正式民調的結果根本不可信,所以筆者也很難想像這樣的證據竟然可以被過度的放大,寫在刊登於紐約時報的社論上。
最後,龍應台認為賴總統將中國視為境外敵對勢力的這種對抗行為,會將台灣推向戰爭的深淵。但不知道龍應台知不知道,解放軍過去這幾年持續對台灣發動共機擾台、環島軍演、氣球干擾我國領空、甚至是發射飛彈與火箭跨越台海上空。
唯一能確保民主的方式 就是與中國對抗
除此之外,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繼續強奪我國的友邦,在國際組織上消滅我國的聲音與存在。這還不是全部,中共還透過中配以及其他涉台人員,持續對台灣的國防與社會整體的進行滲透與破壞,搭配藍白陣營在立法院刪減與凍結國軍的預算,企圖讓台灣從內到外都喪失保護自己的能力。
面對這樣的一個敵人,我們能繼續跟他們合作嗎?能繼續放任他們滲透破壞我國的國防與社會嗎?能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期盼對方的好意嗎?這個世界上唯一對台灣有侵略意圖的國家,就是中國,而唯一能確保台灣民主社會與主權延續的方式,就是與之對抗,強化我國全面嚇阻中國的能力。
畢竟如果台灣繼續跟中國合作,繼續勾勾纏,我們可能會直接喪失我國的主體性,直接香港化了,屆時我們還有什麼可以保護的呢?最後,筆者要跟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再次強調,跪下來的和平絕對不是和平,只是苟且偷生的投降罷了。
▼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繼續強奪我國的友邦,在國際組織上消滅我國的聲音與存在。(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筆者跟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再次強調,跪下來的和平絕對不是和平,只是苟且偷生的投降罷了。如果台灣繼續跟中國合作,可能直接喪失主體性,屆時我們還有什麼可以保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