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謎樣的印度 經濟前途坎坷

我們想讓你知道…要判斷印度的未來,我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羽球一姐辛度(PV Sindhu)。(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林建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這次東京奧運有印度的選手表現優異,但出身的問題,引起社會更大的關注。辛度(Pusarla Venkata Sindhu)摘下銅牌,她上次在里約奧運卻得到銀牌,諷刺的是,印度人最關心的不是她的戰績,也不是她的未來,而是在談她是那哪一級的種姓。

另一位女將曲棍球隊的卡塔里雅(Vandana Katariya),在4強戰輸給阿根廷之後,她遠在印度的家門外聚集了一群尋釁的年輕人,因為她是達利特人(Dalit),是印度最低階的種姓,歸在賤民一級,被斥為汙穢的「不可觸碰者」。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達利特人(Dalit)與警方爆發衝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現在還有不少達利特人在為高種姓的地主種田。連印度媒體《Scoop Whoop》都不禁自嘲:「這就是 2021 年的印度嗎?」

在印度種姓及宗教大大影響人生觀

種姓制度是一種階層化的社會體系,初期是依據職業進行區隔,後來世代相傳下,成為四種不同的社會階層團體,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 、吠舍 、首陀羅。

婆羅門本為祭司,後涵蓋教師、學者,僧侶貴族為主的,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剎帝利為武士、貴族或各階統治者,掌握政治、經濟權力,負有保護婆羅門的責任;吠舍負責各種生產工作,有農、牧與手工業;首陀羅則是無人身自由的奴僕。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種姓制度。(圖/維基百科)

史家認為種姓制度是阿利安人在西元前600年左右征服印度後創設的制度,與其後的外來入侵者如馬木留克、蒙兀爾等帝國再設計成更為森嚴的體系。西元1947年印度獨立後,廢除種姓制度,但是社會上尊卑的地位區隔仍然存在。

另外,2001年的普查資料顯示,信仰印度教的人口仍舊佔總人口數的絕大多數為80.5%,伊斯蘭教為13.5%,基督教為2.3%,錫克教為1.9%。

印度教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這種輪迴說結合種性制度讓印度人覺得今世的不幸都是前世的造成的,是先天註定的,應該接受而不是反抗。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教徒前往寺廟祭拜。(圖/達志影像)

因此印度人一出生,自己的地位和職業、權力、義務等就已經確立了,他就應該在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做應該做的事。

因為有來世,所以萬事慢慢來,不用急著在這輩子就把所有事情做完,往好的方面想就安貧樂道,壞的方面就沒有誘因,工作效率就有問題。

另外,面臨死亡也就沒有恐懼。浴火重生,不用怕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而是重生是生命的再開始,反而再生的喜悅。

階級化分工 下層認命

準此,印度社會階級化,且貧富不均嚴重,但問題不大。例如印度貧民窟與富人區緊連,治安仍然很好。因為相連,方便貧民到富人家工作,窮人也認命,用不著忌妒富有的人,在富有的人家工作,賺錢餬口,好好過完這輩子。

而因為工資便宜及等級觀念在各個階層已經深入人心,富有的人可以雇用多位僕人,分工無間。例如富人自己往往是婆羅門或剎帝利高種姓,只能吃上等種性人做的食物,廚師也要特別挑選來匹配。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孟買衛生工作者到貧民窟達拉維篩檢新冠肺炎症狀。(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而廚師由於是種姓高,做飯可以,但是不能做端菜之類伺候的活,所以還需要一個屋內幹活的女佣。又屋內的女佣是不願意做室外打掃的活,因此再聘一個整理室外環境的佣人。另外保安、司機又都各司其職,不做其他事物。因此富人雇用大量僕人也算創造就業。

官僚主義造成經商困難

在印度要與政府打交道也往往苦不堪言。各層級政府辦事效率都不高,且手續繁瑣,常常微不足道的事也要獲得許可。官僚主義的低效不僅阻礙了印度經濟發展,更為腐敗提供了無數機會。

因為繁瑣為官員們尋租打開方便之門,腐敗帶來的利益又反過來給了加強官僚主義的柴火。這些都苦了辦事的老百姓。在普立茲獎得主尤金(Daniel Yergin)和國際商務顧問史坦尼斯洛(Joseph Stanislaw)合著的《制高點》改編的DVD 《世界經濟之戰》曾談到九零年代初期在印度賣一台電腦要蓋一百多個章。根據台商的經驗,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總理莫迪。(圖/路透)

企業於印度跨越省份經商也面臨嚴重貿易障礙。有人戲稱印度就是「UN」,像聯合國一樣,因為各省就像一個國家,法律相當不同,投資與稅務法令規則繁瑣,跨省又將衍生出更多稅務及法令問題,經商就有跨省交易稅(cross-state taxes)與運送成本的問題。

額外增加成本扭曲資源分配與喪失商機,違反經濟學比較利益法則,加上印度中央與地方經常更改法令,常令人無所適從。幾乎所有的台商都談到在印度投資設廠經商困難重重。

世界銀行建立的評價經濟政策的一項指標:營商環境指數,彙整評比的《營商環境報告》 (Doing Business Report),印度在世界190個國家或地區排名,2015年還排名在142名,之前一直在後段班。然而這幾年莫迪總理上來大肆改革, 2020年突然進步到 63名,還真令人不敢相信。

人才養成競爭激烈

印度民間高種性也非常重視教育,因此「菁英教育」競爭非常激烈。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2015年公布的「2021年全球人才報告」指出,印度是全球人才過剩排名第一的國家,供給遠高於需求。

看過印度賣座電影《三個傻瓜》(3 Idiots)的人,對此現象都有深刻體會。印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被稱做是世界上最難考的考試,錄取率只有2%,激烈的競爭下,可想而知能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或印度管理學院的學生,都是萬中選一的優秀人才。

印度人愛講話,教育又注重表達。年輕人為了要爭取資源,爭取表現機會,就非常喜歡辯論,喜歡交際活動,性格上也比較外向活潑,容易拓展交際圈。因此國際上印度學生,印度學者就特別的多。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印度賣座電影《三個傻瓜》。(圖/翻攝自Wikipedia)

印度語言分屬四大語系: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使用超過四十種以上的文字,在廣播和成人讀寫教育方面共使用104種語言,共有87種語言用於印刷出版。

好的描述,例如潘塔納亞(Debi Prasanna Pattanayak)教授在1988年就把印度的各族群語言形容為「蓮花上的花瓣」,也就是多語言現象形成一座美麗又多彩多姿的語言花園;相對的,不好的狀況是,阿卡歐(Kailash Aggarwal)1995 年說印度的多語言現象是「語言瘋人院」。

也正因為多語言,英語反而成為印度最廣泛使用的工作語言,等於是非正式的國語。這也成了近代印度人憑藉語言優勢,外包歐美商業客服產業成了重要的經濟產業。

謎一樣的國家

倫敦大學印度問題研究學者賽斯(Lawrence Saez)對時代週報記者曾說過一句話:「『印度象』是割裂的,民主制度與種姓、歐風建築與千年佛寺、英式下午茶與大街上的牛糞、班加羅爾的軟體工程師與吃芭蕉葉的神秘主義者、孟買商業區的巨大玻璃幕牆與下面一望無盡黑暗難透的貧民窟,在在都是極端的對比。」

印度,辛度,種姓制度,社會體系,階層化,官僚主義,三個傻瓜

▲陷於疫情之中的印度。(圖/路透)

印度以其國家規模而言,應為全球前幾大內需市場,但複雜文化、傳統力量、人口結構、政府權力,民主結構也都互相制衡這個國家的發展。要判斷印度的未來,我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熱門點閱》

► 林祖嘉/當沖降稅延三年 股市交易如賭場

► 蘇育平/塔利班攻下阿富汗 然後?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能撐多久?

► 李沃牆/政府豈能對所得分配惡化、痛苦指數飆升視若無睹?

► 單驥/五倍振興券的神邏輯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林建甫專欄

林建甫專欄 林建甫

美UCSD經濟博士,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中華經濟金融學會理事長、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總召集人。現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