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睡還是真睡? 缺電與否 政府、民眾認知差很大

我們想讓你知道…民眾要的是,當正常用電時,供電能穩定且無虞,也就是有用電需求時,不會無故斷電,這才是人民所定義的「不缺電」。

● 張家羽/地方政府機關人員

「台灣不缺電」,這句話相信大家絕不陌生,不管是執政當局或是台電,總是頻頻對社會大眾釋放此般訊息,試圖緩頰各界疑慮,不巧的是,近期各地停電事件頻傳,當周就接連發生台北、新北、高雄、彰化等地無預警停電,炎炎夏日,讓各地民眾怨聲載道,不禁思考政府主張的不缺電一說,到底是活在平行時空的錯覺,還是裝睡叫不醒,難道執政當局當真不了解人民的核心需求?

不難推敲,民眾要的是,當正常用電時,供電能穩定且無虞,也就是有用電需求時,不會無故斷電,這才是人民所定義的「不缺電」。但近來不管是動物誤觸、設備故障,都導致許多地區無預警停電,且發生頻率異常密集,讓各界始終對國內電力供應開始失去信心;此時,政府聯手台電持續強調,停電現象的發生絕不是缺電所導致,更拿出帳面數據解釋未來電力生產及儲存,不會有電力不足的情形,筆者認為如此回應欠缺建設性。

即便電力生產及儲存的量能足夠,但接連發生供電異常及停電,又有何意義?就像有企業聲稱銀行有龐大資本,要與客戶洽談合作,但資金卻無故被銀行凍結不能使用,請問潛在客戶對該企業會有信心嗎?無法實質表現獲取對方信賴,儘管強調自身行情有多好,一切卻都是假的,因為實質的回饋是「無感」,對民眾而言,頻頻停電或無法正常用電,就是缺電。

再者,近幾月先後有台電向民間回購電力、台電祭出節能回饋政策,讓人不禁聯想,台灣真的不缺電嗎?雖說推行節能是美德,但誠實面對問題也是美德,務實解決問題更是美德,民眾核心需求很簡單,就是合理用電時,能確保電力充足、穩定,而不是在接連停電後,聽取政府及台電急於解釋原因,然後高談闊論未來的能源規劃,並主張台灣真的不缺電;或許,這也道盡政府的認知,跟人民感受始終存在著遙遠的距離。

▲ 即便電力生產及儲存的量能足夠,但接連發生供電異常及停電,又有何意義?(圖/記者周宸亘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賴清德好鬥性格掀起動盪國運 狹隘格局注定悲慘結局

►美出口管制不分敵友 台灣須有自己的半導體總體戰略!

►拜登川普時隔四年再度交鋒 政治雙巨頭面臨挑戰多

►夏天越來越熱地方政府卻狂砍樹 樹蔭貧窮加劇熱島效應

張家羽

張家羽 張家羽

土生土長體育人、體育保送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碩士班畢業,跨足媒體領域,先後擔任體育記者/採訪編輯、企業媒體公關,現為地方政府機關人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