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快篩和唾液PCR,誰是老鼠,誰是老虎,不能分不清楚,唾液PCR檢驗,準確、安全、又可以自我操作,目前台灣只有機場在使用,應該要更積極的推..
李建璋醫師 5/5 12:12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對早產兒是相當大的威脅,病程進展快,嚴重時須要使用正壓呼吸器,或插氣管內管住進加護病房。照顧者要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
照護線上 5/4 17:04
疫情關係,在家用餐的時間變多了,但不表示只能一直吃泡麵跟水餃...。每次總是得全副武裝出門搶購嗎?老實說,要耐放又營養的食物真的不多,為了讓..
高敏敏營養師 5/4 12:34
從現在開始走往確診高峰,大家心裡肯定會不安,中央和地方很多防疫規定可能會一直滾動式調整,但各位朋友,請淡然處之,往共存的路上會有這樣的狀況。..
每人可以選擇不打疫苗,但我們都無法選擇被Omicron感染,或不被Omicron感染。如果確診在家,須特別注意是否有口乾舌燥、少尿、暈炫等脫..
全球在疫苗施打及Omicron輕症化之影響,確診個案一定會上升,但絶大部份是輕症或無症狀,台灣也不例外,對於疫情宣導及監視指標須有所改變,來..
陳秀熙 4/29 11:11
柯文哲日前推估,台灣年底將有400萬人以上確診新冠肺炎,最壞情況以美國1%致死率推算,台灣將有4萬人死亡。此估算方法犯了嚴重的錯誤,不該把之..
陳時中目前迫於形勢,對地方首長、媒體及主流民意所做的各種修正是一種妥協,效果是流程照樣塞車、績效依舊不彰、民怨持續、數字難看。其實「共存」一..
防疫上半場的陳時中搞死下半場的陳時中,在確診數狂飆、疫情卻一點也不嚴重的今天,他被迫鬆綁大部份的防疫措施,全國人心不必要地惶恐。但事實上,當..
21日新增2,969例,這意味疫情噴射機加速滑行結束,已經抬起頭來,就要起飛!當單一縣市新增破萬,將有多少老人家湧向醫院?當單一縣市新增破萬..
沈政男 4/22 12:34
是否會轉為重症有幾個因素,一是病毒的強弱,這方面Omicron已算是溫和多了。二是病毒的數量,這方面戴口罩、勤洗手等各種衛生習慣多少有功效。..
思想坦克 4/21 17:31
從美國5-11歲兒童在Omicron期間的住院率數據來看,接種疫苗的效益之一是每十萬人的住院率,從19.1人減少了10個人。若你家小孩有慢性..
從歷年來的調查發現,民眾的蔬果攝取量幾乎都是不夠的,因此許多愛買人士可能會轉以選擇高劑量的維他命來補充。雖說水溶性的維生素C較難累積到引起毒..
日本就停在新增五萬多了,而台灣,會停在哪一個數字?幾百、幾千,還是幾萬?就看大家的決心與努力了,當然也會被你的疫情理論影響。如果你認為最終一..
當人嚼舌根時,不但不會比較放鬆,反而會刺激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分泌。皮質醇太多人就老得快,認知功能也容易衰退。暗黑語一旦從人口中噴出來,就很容易..
COVID疫苗造成過敏的潛在原因,與疫苗成分中的賦形劑有關,因此針對曾經對COVID疫苗或賦形劑過敏的兒童,建議諮詢專科醫師,調整疫苗施打劑..
陳秀熙 4/11 16:11
10日新增431例。指揮中心已不講單一縣市疫情了,有沒有可能雙北若大爆發,其他縣市仍能維持疫調與匡列?或者北北基桃大爆發,中南部仍能挺住?如..
沈政男 4/11 11:59
台灣新確診案例數在近日開始明顯增加,也因此有越來越多要與病毒共存的討論。但我想很多人對「與病毒共存」這件事有錯誤的認知,甚或是想像。事實上,..
現在只要說到練習核心時,許多專家比較推崇「棒式」,而非捲腹或仰臥起坐,因為棒式對脊椎或髖屈肌的影響較小。當然,我們還是要再強調一下,鍛鍊腹部..
白映俞 4/8 23:00
4月7日國內新增382例本土病例!阿中部長說:「本土疫情仍會上升。」社區感染就是如此!當Omicron病毒進入社區後,我們在與Omicron..
吳昌騰 4/8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