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於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非屬猴痘流行的國家爆發疫情。猴痘主要是密切接觸傳染,它也可以透過人傳人飛沫傳染,但應該不是很有效率的傳染方式,因此..
疫情緩解牽涉Rt值,而Rt值跟你要不要繼續躲起來有關,跟戴口罩也有關,如果你想要過的正常生活是不用戴口罩,隨意上餐廳,還有一年出國好幾次,那..
沈政男 5/26 12:13
隨著台灣近日COVID-19確診人數攀升,越來越多專家參與未來疫情走向的討論,提出不同的疫情評估與見解。傳染病的傳播充滿不確定性與複雜性,要..
大家在談論確診的統計黑數,死亡人數也存在著類似困難判斷的情況,現在死亡人數的判定主診斷是COVID才歸為COVID,但在老人的部分,非典才是..
李建璋醫師 5/25 11:23
馬基維利曾說:「疾病在一開始的時候,診斷非常困難,但是治療很容易,到了後期,診斷很容易,治療卻很困難」,這句話恰巧可以描述當前這群高風險老人..
李建璋醫師 5/23 18:00
繼韓國、菲律賓後,澳洲也變天了,總理莫里森在21日的選舉中,大敗給對手艾班尼斯。莫里森民調狂跌,是在Omicron海嘯來臨時,無視學者示警,..
兒童腦炎重症前驅症狀包含體溫大於41度、持續昏睡、持續嘔吐、持續頭痛、肌肉型抽搐、抽搐、意識不佳、步態不穩等8大症狀,這些症狀與腸病毒是一樣..
現在台灣北部醫療量能是什麼狀況呢?我們來看看北部醫療一整個月的應變。先說結論,現在守住安養院,就是守住醫療量能,其實加上「好的黑數」論,現在..
▲英國衛爾康神經影像中心利用UK Biobank(英國生物銀行)的研究資料庫,針對會不會影響腦結構與腦功能進行研究。從fMRI影像分析,能看..
沈政男 5/18 11:58
病毒其實會有種族性,香港兒童住院死亡率達0.35%,香港報告和台灣現象吻合,香港Omicron住院小孩,高達13%有嚴重神經學反應,一個月死..
李建璋醫師 5/17 17:06
未來兩個重要調整即將上路: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3+4將鬆綁,接種3劑疫苗擬「類0+7」、六十五歲以上(非3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則可投藥..
男孩子不管處於再怎麼敏感尖銳的時期,仍會溫柔對待母親。比起戀人或妻子試圖把目標導向、解決問題型的男性腦勉強轉換成同理心型的模式,母親透過身教..
雖然數據顯示Omicron株相對弱性、輕症。但所有的疾病病症都存在風險,不應該拿命去賭,而如果是為了請長假、領補助、保險,那更是為了一點小利..
最基本最前缐的醫護人員,毫無疑問,那就是護理師。不相信試去回想當到急診或門診,最先和你說話的,大部分都是護理師。在醫院,她們也總是多數人口。..
黃軒 5/12 12:28
在疫情方興未艾之際,隨著季節改變,爸媽除了要叮嚀孩子戴口罩、勤洗手外,也要注意其他類似的疾病,例如流感、一般感冒及腺病毒感染。這四種疾病症狀..
健身瘦身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吃對食物能讓瘦身效果更加理想,營養師朱瑞君在臉書粉專分享,9種能加速減脂的原型食物,不過她也提醒,還是得適量攝取。
急診外頭的一堆人,在排隊,這些人都有可能是確診病例,只是在急診室外頭,長長的人龍,大家都一般的氣氛,不説話,繼續等,然後說好的安全距離呢,時..
黃軒 5/10 13:02
新北市一名20多歲的孕婦確診,發病3天後,於7日宣告不治,母子雙亡,震驚社會!面對Omicron,早期抗體已都失效,而在國內沒有較新一代有效..
有些朋友會說他的檢測液滴下去樣本孔之後,都沒有吸收,都沒有反應。掌握先把鼻涕擤乾淨、棉枝攪拌檢測液動作不要太大、慢慢滴入液體、在說明書規定的..
唾液快篩和唾液PCR,誰是老鼠,誰是老虎,不能分不清楚,唾液PCR檢驗,準確、安全、又可以自我操作,目前台灣只有機場在使用,應該要更積極的推..
李建璋醫師 5/5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