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新竹市棒球場鬧得沸沸揚揚,甚至被歸因為民進黨地方九合一選舉敗選的導火線之一,時隔數月,如今江山易主,新科市長高虹安近日舉行記者會公開表示,球場仍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決定退出爭辦「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官辦熱身賽」的行列。
2023-01-06
日前T1職籃由桃園雲豹主場迎戰高雄全家海神的賽事,因陣中球星霍華德全場缺陣,引發許多球迷不滿,而當事人霍華德隨即出面緩頰,表示球團此決定是基於保護球員立場,也是為球隊長遠賽季作考量。以職業運動的觀點而言,球迷的主張沒有錯,但球團的考量也同樣有理,各界毋需太過執著此次的突發情形。
2022-12-22
2022年台灣年度代表字,由「漲」字登上榜首。現下從民生用品、食材、能源,再到房價,無所不漲,當民眾積極找尋生活消費的「小確幸」時,難道中央官員仍無動於衷?
2022-12-08
2022世界盃是美國暌違8年後,再次挺進世界盃16強,回首過往3場賽事,美國一度瀕臨淘汰,接下來將面對橙衣軍團的強敵荷蘭,未來晉級之路依舊如履薄冰,不禁讓人好奇,美國是世界公認頂尖的體育強國,為何在全球最受歡迎的足球運動,表現始終差強人意呢?
2022-11-30
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20日晚間開幕。即便賽前主辦國因種種話題引發各界討論,但仍瑕不掩瑜,依舊是這四年來,地表關注人口最多的運動賽事,甚至超乎奧運,儼然成為國際體壇最大的盛會。然而,從足球運動的發展以及世界盃的歷史沿革以及當屆賽事的觀賽重點來看,也能推敲台灣足球運動的發展目標。
2022-11-21
隨著各路民調進入封關之際,也象徵選戰進入白熱化,從之前現有的民調結果,可約略推敲此次選舉的趨勢。在短短不到十日之間,握有選票的選民,更應當謹慎且理性,因此時對部分屈居下風的候選人而言,必須得要祭出「奇招」或「險招」,才有機會力挽狂瀾、扭轉趨勢。
2022-11-18
NBA前明星中鋒「魔獸」霍華德近日宣布加盟T1聯盟桃園永豐雲豹,消息一出震驚國內外籃壇。如此高聲量的話題,自當也是許多政客鎖定的目標,讓某直轄市長參選人,在社群臉書直呼:「我從小就看過魔獸在魔術隊打球」,此語不僅引發各界熱議,更突顯體育再度被吃豆腐的事實。
2022-11-10
從論文、球場,再到國寶損壞,種種爭議相繼浮上檯面,對於九合一選舉,中央執政黨開始有了濃濃的危機意識,身兼國家元首的黨主席,近期公開喊話「如果我們選得不理想,想想國際間會怎麼解讀呢?」可想而知,選舉即將步入最後衝刺階段,中央執政黨陣中的救援王牌「芒果乾」,想必又要披掛上陣了!
2022-11-02
也許少數群眾確實營業獲利拉高收入水平,也許少數資本家確實房市交易熱絡帶動產值,但卻有更多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艱辛生活中,薪資漲幅遠遠追不上物價、房價的快速上揚,這些現象絕不是單純數字能具體呈現的;因此,老話一句,國人需要務實、會解決問題的領導者,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政治家。
2022-10-17
基層推展事務,是國家體育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鑒於「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體育行政機關如何引進民間流行的商業贊助模式,為基層體育開拓社會資源,是一道重要的課題。
2022-09-30
現今我國競技運動的發展體系分作四級階段,基層選手及績優青少年選手即是金字塔的關鍵基底,也是國家選才最重要的源頭,但類選手大多分布於縣市學校,因此相關推展事務及行政工作,大多由地方政府的體育單位主責與輔導,目標是建構完善的基層選手培訓環境,發掘更多潛力好手,打造穩固的人才輸送鏈。
2022-09-23
就在大家尚未擺脫池上地震的恐慌時,桃園市也因八德運動中心天花板倒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儘管桃園市府第一時間公開道歉,並允諾盡速完成整起事件的調查作業,但卻有其他政客指陳,此次工安意外應由營運單位救國團肩負責任,此段發言令人啼笑皆非,明顯是對於事件認知有限,僅一味想進行政治護航。
2022-09-20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憑藉現今的通訊軟體,讓人們跨越地理的限制,即時互動也能在彈指之間進行。縱使帶給人們很大的便利,但卻也衍生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在網路酸民氾濫的世代下,充斥著許多網路霸凌的現象,影響著社會氛圍的發展,不僅破壞社會的和諧,更有可能成為特定人士的虛擬打手。
2022-09-13
適逢九九體育節到來,恰巧也正值選舉期間,政治衍生的議題層出不窮,當然也包括前陣子很夯的新竹棒球場議題。然而,自從新竹市政府認錯、道歉之後,球場隨即閉門進行「再精進工程」,而當初許多慷慨激昂參與評論的熱血份子,卻一如往常般的消失了,時隔數日,「體育」是否又再度成為乏人問津的孤兒呢?
2022-09-08
「學體育,以後只能當老師!」這句話,對於許多體育人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即便近年來,在五育並進的口號下,多數人對國內的體育生態,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生涯規劃」即是一例,也是長年被討論的議題,以致於常被外界解讀:「體育人若無從事教職,競爭力即備受挑戰」,這般的錯誤理念,十分常見。
2022-09-02
執政黨昔日猛打李眉蓁論文門,如今林智堅論文抄襲風波,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卻傾盡全黨能量來搭救;服貿協議在立法院經表決通過而逕付二讀,引起「太陽花學運」,如今萊豬卻挾執政優勢強渡關山;「反媒體壟斷運動」捍衛新聞自由,如今《數位中介法》卻任政府當言論東廠貼黃標。這些是否也被大家忘記了?
2022-08-23
中華隊在2021年舉辦的2020東京奧運中,以2金4銀6銅的佳績締造新猷,而時任體育署長的張少熙,因賽前的經濟艙事件而請辭下台,並於去年9月回台師大任教,體育署長暫由教育次長林騰蛟代理,然時隔至今將近一年,署長職缺形同石沉大海、無人過問,究竟是難覓人選,還是對政府而言,體育是乏人問津的議題?
2022-08-17
鐵飯碗的公務員,不代表沒有積極進取的人才、創意激盪的想法,一切都是因為受公務文化的壓抑,被官僚體制給拘束,如此沉積已久的弊病,在在突顯國家文官體制的「陞遷制度」及「任用管理」層面上的癥結,也成為阻礙行政機關正向發展的桎梏。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