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的開票過程以及後續結果,持續引發世界關注。尤其日前美國國會遭到抗議民眾侵入,連帶引發一個新的言論自由議題:許多社群媒體為了避免「煽動暴力的風險」,而對於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給予刪除帳號或限制發文等重大限制。
2021-01-13
對台灣自然生態的研究,在清朝時期已經有人投入,但是廣泛而且深入的研究,主要還是從日本統治時期才開始。其中,伊能嘉矩、鳥居龍藏、以及森丑之助這幾位最常被提起。伊能嘉矩是總督府官員,鳥居龍藏是東京帝國大學派遣的硏究員,而森丑之助則是聘僱的嚮導兼翻譯,但也自有調查成就。
2020-12-22
NCC核發給中天新聞頻道的現有執照,有效期限只到12月10日。中天電視已經提出假處分訴訟,如果勝訴,可能暫時可以繼續留在原本的52頻道,如果敗訴,誰會來填補52頻道?先前「呼聲」最高的是寰宇電視,但是很快出現變化,NCC主委點名公廣集團,也有人揣測可能是三立集團的iNEWS
2020-12-04
毫不意外,《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成為Netflix在台灣的收視冠軍!過去一段時間,社群上好多朋友分享推薦這部美劇,並且誇讚24歲的美國女明星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演技好,演活了女主角——天才棋手貝絲哈蒙!
2020-11-21
廣受各界矚目的中天新聞頻道執照是否續照案,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舉辦的聽證會中,擔任主持人的NCC委員蕭祈宏提問:中天近年營收良好,為什麼基層起薪只有2.8萬到3萬左右?
2020-10-28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正在積極在討論如何管理新聞頻道以及OTT TV,有人主張主管機關的監理重點應該是國家安全,絕對不能有來自中國大陸的影響。在此同時,一部由對岸官方推動製作,可能會被當成「大外宣」的電視劇《在一起》,正在YouTube上熱播
2020-10-13
YouTube該管嗎?只要觀察一下時下中小學生的影音觀看行為,任何人都不免在心中冒出這個問句。現在的中小學生,只要家裡有聯網電視,或者自己有智慧手機以及網路,幾乎就不太看傳統電視了,不管是無線、衛星或有線電視都差不多。
2020-10-07
歷史課綱的議題,最近引起許多討論。中國歷朝歷史是否過刪,值得再思考;相對的,台灣歷史要如何呈現,也大有討論空間,尤其目前對台灣歷史的研究實在太少,即使有,也偏重政治事件,而且未必真正還原了歷史。
2020-09-09
包括通訊軟體與社交軟體在內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只要開放「麥克風」、「位置」等權限,智慧手機使用者不管走到哪裡,講了什麼話,或是周遭環境有什麼聲音,都可能被監控。這個問題存在已久,只是最近因為美國總統川普要壓制來自中國大陸的TikTok與微信,於是把這個議題拉高到國家安全層次
2020-08-28
糾纏十多年的美牛美豬進口台灣議題,最近再度成為政壇焦點。因為美國媒體透露說,美國川普總統的行政部門願意推動跟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但是卡在美牛美豬無法出口到台灣。
2020-08-12
說起蟬,一般人最常想到的,就是因其鳴叫聲而又名「知了」,以及在郊區偶爾會看見蟬脫殼之後的「蟬蛻」。不過,不少人其實誤會台灣蟬了,常見的誤會有三:蟬是「一種」昆蟲、蟬會叫、以及蟬的「孤單」。
2020-07-31
政府有心做好數位經濟與數位媒體等數位發展,就要落實兩個目標、一個避免。兩個目標就是發展數位經濟產業與發展數位媒體產業,至於一個避免,則是避免新的部會成為超大的監理機關,以免NCC真的變成電子捕獸夾。
2020-07-01
從戶籍謄本的有限資料來看,媽媽的外婆很傳奇。她的姓名是葉專,出生於清朝同治三年、西元1865年二月十六日,長女,生父叫葉色,生母不詳。葉專出生那年,1865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動亂「戴潮春事變」才剛落幕。
2020-06-19
遠見縣市長調查報告出爐,21位首長的施政平均72.2分,是近六年新高。值得指出的是,唯一「淨滿意度」(滿意度減掉不滿意度)超過八成的縣市長是侯友宜;而鄭文燦的個人施政分數則是六都最強。
2020-05-29
民間交易的利潤拆分比例,該不該由政府直接介入決定?台灣的有線電視有500萬用戶左右,每戶月繳530元上下,各縣市不等。問題是:電視頻道業者跟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之間到底要怎麼分潤拆帳,一直以來都有人不滿意。
2020-05-20
最近一連串有關疫情攻防的精彩過招,反映出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的耀眼。台北市長柯文哲早就預言侯友宜與鄭文燦會代表藍綠陣營出征,眼光非常精準!柯文哲、侯友宜、鄭文燦,各有精彩。
2020-05-13
到底什麼是「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精神?只是政黨與政府不得持有媒體的股權嗎?還是政黨與政府根本就不該對媒體有實質影響力?進一步問:股權好查,實質影響力要怎麼查?目前民進黨不只是執政黨,在立法院的席次也超過半數,其他政黨不管怎麼抗議,恐怕都不容易推動修法。
2020-04-14
最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幾項重大決議,再度引起各界的關心與討論。要不要開放新的新聞台?花蓮有線電視要不要加入競爭?這些確實都是很重要的議題。政府與社會各界在討論與決策之前,如果能夠從媒體經濟的角度,來探討公共決策對媒體產業的影響,或許對台灣更有幫助。
2020-03-27
民眾黨是不是柔性政黨?這兩天因為針對違紀事件火速開鍘,引起不少討論。其實,柯文哲組黨本來就是很矛盾的事。事隔半年多再重新回顧,矛盾仍未化解。
2020-03-13
2020年立法委員選舉,身兼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拋出了「關鍵少數」的選舉訴求,但大選以民進黨大勝國會獲得過半席次收場,那就意味「關鍵少數」訴求失效了嗎?作者有不同答案。
2020-03-02
202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很可能是三強爭霸,甚至是四強攻防,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都可能推出人選角逐,屆時各種選舉手段與棄保喊話必定精彩萬分。
2020-02-14
不管誰當總統,立法院沒有任何一黨過半,這種情況如果真實上演,民眾黨或其他小黨就可能真的發揮關鍵少數的影響,甚至可能出現台灣政治史上第一個聯合內閣。
2019-12-24
既然無法2020年就參選總統,柯文哲只能透過組黨推薦人才進入立法院,希望三黨不過半,民眾黨努力爭取席次,扮演關鍵少數,結合其中一個大黨就可以過半,藉此推動民生法案的立法。
2019-12-12
台灣的電視新聞頻道存在這麼嚴重的政黨偏差,請問台灣到底是有新聞自由還是沒有新聞自由?請問蔡英文與韓國瑜兩位總統候選人,有什麼落實新聞自由的政策?
2019-11-01
2019年開始,蔡英文設定的選舉主軸,根本就是統獨大戰,於是慢慢鞏固了基本盤,民調支持度當然會回穩。由此可見,選舉時的議題設定很重要。
2019-06-14
6月1日韓國瑜在凱道造勢人潮爆滿,不少韓粉都認為2020年總統選舉已經大局底定。不過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在5月29日至6月1日進行的最新民調卻顯示了三大警訊。
2019-06-03
新聞台播報特定人物或主題,果真有上限的規定嗎?果真有規定上限的必要嗎?從收視率來看,中天新聞過去的收視率穩居第一名,有時甚至超過其他知名新聞頻道兩台的加總,顯然反映了公共興趣。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