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某醫院出現第三例感染的消息,乃染疫醫師所屬的護理站同仁。為何感染?不是一起進負壓病房,而是在護理站共事時感染。為什麼一起待在護理站就會感染?這就要問醫院的感控SOP為何了。
2021-01-19
罷免黃捷九成九會成功!罷免挺萊豬立委百分百會成功!理由:中壢區此次罷免王浩宇的票數約89,000票,相當於2020總統與立委選舉國民黨得票數的0.869,而該次投票率為0.75,且罷免門檻為0.25,於是令x為2020國民黨得票率門檻,那麼x*0.869*0.75=0.25
2021-01-19
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川普的彈劾案,原本應該馬上送到參議院,讓川普早點接受參議院審判,但民主黨擔心影響拜登就職,於是最快也是1月19日以後的事了。參議院必須三分之二多數才能通過彈劾,顯然不會成功,川普不想辭職的原因就在這裡。
2021-01-15
首位醫師染疫了,楊志良說「應該開除醫師」,引發部分醫界人士抗議,陳時中趕緊說「為何責怪一個被子彈打到的人」?蔡英文也跟著說「無需講風涼話」。既然如此,為何石崇良說「新冠重責醫院收治順序將會調整」?難道「北部某醫院」這次做得不好嗎?染疫醫師如果被子彈打到,該醫院不就被炸彈炸到了?
2021-01-14
繼元旦前出現本土病例之後,昨(12)天北部某醫院發生院內感染。雖然不是插管時被感染,但國外插管準則有說,「插管時其他非必要醫療人員儘量不要在場」,這就讓人納悶,被感染的醫生為什麼當時要待在旁邊了。
2021-01-13
川普現在應該立即被趕下總統位置,因為,核彈按鈕在他手上,而一個陷入自戀式暴怒與復仇情緒的人會做出什麼事情,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然而,你看拜登,有沒有呼籲大家將他逐出白宮?好多人都說川普應該馬上辭職,但拜登的意思是川普任期只剩十幾天,等他就職就自然解決了。
2021-01-12
喬治亞州兩席參議員選舉,即將由民主黨全部拿下,於是形成兩黨在參議院各五十席的局面,但因為副總統可投僵局票,因此等於民主黨掌握了參議院。這樣一來,是不是拜登既當選總統,民主黨又掌握了參眾兩院,等於全面執政了?這跟幾個月前我的預測,是不是一樣?
2021-01-07
雖然其他縣市在最後一刻紛紛停辦跨年,台北市最後還是舉辦了,市長柯文哲事後給的理由是「科學」兩字,亦即,根本沒有社區感染,餐廳與大眾運輸也都營運,為何跨年要停止?既然如此,為什麼俄羅斯芭蕾舞團,中央說在飯店隔離就好,台北市卻要求集中檢疫?難道所有接觸者都須集中檢疫嗎?
2021-01-04
台北市跨年照辦,而且說是準備了八萬人的場地,拜託,真的有那麼多人還是可以在全球大瘟疫來襲、人類多災多難的時刻,跟往年一樣載歌載舞嗎?還是別去吧,在家看電視比較好。今年最紅當然是《后翼棄兵》,可說全球叫好又叫座,堪稱Netflix史上最成功電視劇。
2021-01-01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贊同蔡英文有53%,比520降了快20%,游盈隆認為是蜜月期已過,其實,應該是防疫紅利用得差不多了。證據:事實上在今年三月台灣封鎖國境,蔡英文的滿意度就已攀升到接近520,而此時距離就職還有兩個月。況且,已是第二任,不是新婚了。
2020-12-31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說什麼只要戴口罩、不飲食,就可以繼續舉辦耶誕與跨年晚會。這是嚴重錯誤!雖然目前只傳出一例本土感染,但該名機師在社區趴趴走是12月8日左右的事,距今已十四天,等於兩到三個感染周期,而如果他所接觸的人沒做好防護,這些潛在感染者如果都去參加耶誕或跨年晚會,後果不堪設想
2020-12-28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同理,今天立院表決萊豬相關九項法案,雖然民進黨只有三名委員棄權沒投,但,這不只代表蔡英文的蠻橫統治壓不住黨內反彈聲音,也反映了反萊豬民意有多麼熾烈。
2020-12-25
新冠本土病例再現,國民黨取消了在立法院周邊的反萊豬守夜與繞行活動,但,民進黨12/24依然要在立法院強行通過萊豬進口相關法案。最新這起本土疫情即使最終沒有擴散出去,也不代表台灣社會可以回到過去兩百多天那樣的輕鬆防疫格局,因為,會有這個破口,就必須提防下一個破口。
2020-12-24
最近因為印尼移工入境後,多人檢測出新冠病毒,衛福部打算限縮或停止引進該國移工(以看護人力為主),問題是替代照顧人力何在?台灣長照體系若沒有持續引進印尼看護,能撐多久?
2020-12-23
有沒有看到蔡政府開始告醫生了?他們說,「那個醫生關於萊豬的言論,太過離譜!」用來告發那位醫生的《食安法》條文,其實這是蔡政府一連串所謂打擊假新聞與造謠的高壓手段之一,試圖在民生百業撒下管控言論尺度的大網,其中就包括了《食安法》與《傳染病防治法》。
2020-12-18
高嘉瑜說可能是因為囤積症,拜託,那只是偷懶與邋遢,談不上什麼病與症吧。其實囤積症的人,很多都整理得很整齊,連一個用過的塑膠袋都折到宛如熨斗壓過,不會把房間弄成狗窩。當然,也有老人家收破爛,原本可以整理,後來亂掉了,成了垃圾堆,這通常是認知功能退化的跡象。
2020-11-24
有沒有看到美國至今還在發布選舉民調?為什麼台灣在選前十天必須禁止?民調是人民投票的重要參考,根本不應在選前十天禁止發布。拜登將會當選2020美國總統,因為,選前民調在全國方面,拜登領先川普達8-9%,是2016希拉蕊領先幅度的兩倍,而在搖擺州或者戰場州,拜登幾乎都是領先。
2020-11-04
第三場辯論結束了。誰講得好?你可以黨同伐異,但辯論後美國民調顯示,53%比39%,拜登贏了這一場辯論。這是自從2008歐巴馬vs.麥肯以來,最後一場總統選舉辯論的最大差距。
2020-10-26
普目前病情如何?只有御醫史恩康納萊,不對,是史恩康利(Sean Conley),只有他知道。真的,全世界只有他掌握川普的完整病情,但因為他在兩次記者會上吞吞吐吐又遮遮掩掩,因此外界只能得到相互衝突的訊息。為什麼要隱瞞?當然是怕川普選情崩盤。
2020-10-07
彰化衛生局違法,但陳時中不敢辦。為什麼?因為支持境外移入普篩的呼聲越來越高了。指揮中心說無症狀不篩檢,但彰化衛生局卻篩檢,顯然已經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而接下來應該怎麼處理?是要政風去查嗎?
2020-08-20
韓國瑜在當選高雄市長後,如果能夠急起直追,把自己升級到市長或總統格局,頗有一搏的機會,可惜他做不到,於是南柯一夢醒來,只能被重重摔到地上。
2020-06-06
最大理由:2019年3月24日,罷韓團體成立,當時韓國瑜就任高雄市長才四個月,如何判定適不適任?至於韓國瑜選總統,那是2019年6、7月以後的事,在2019年3月24日,八字根本都還沒一撇。由此可知罷韓行動的初衷與本質。事實上,未滿一年就發動罷免連署,是鑽選罷法漏洞,根本就與民主精神不符合。
2020-05-22
陳建仁即將卸任副總統,原本生涯發展以學術為主的他,「斜槓」到政治領域來,算是錦上添花,而最終他也能功德圓滿,在舉國稱道聲中步下政治舞台,這不只是幸運,也展現了生涯抉擇的智慧。
2020-05-15
愛情有三大要素,一曰激情,二曰承諾,三曰親暱,也就是passion, commitment 與 intimacy。當然還有其他說法,但這是目前為止關於愛情本質的最好理論。
2020-05-14
翁仁賢,五十多歲男性,未婚,高工畢業,從無前科,也沒有酗酒或吸毒,為什麼會選擇在除夕夜縱火燒死父母、手足等多位家人?翁仁賢從小就難以了解與感受別人的想法與心境,卻又相當自信、有主見,而且容易對別人不滿、看不順眼,發起脾氣來也相當火爆。
2020-04-02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疫情究竟何時才結束?沈政男醫師參考中國大陸防疫經驗,推估疫情靠強力圍堵,最多三個月就能有效控制疫情。中國疫情如鍾南山預言,在二月中下旬過了高峰,目前湖北以外省分已進入零新增階段。
2020-03-11